被疫情壓抑多日的旅游消費已經(jīng)喚醒,讓旅游市場重新煥發(fā)活力的回暖升溫之旅正在啟程。經(jīng)歷過疫情的我們必將更加堅韌強大,五一節(jié)即將來臨,跟著今日女報/旅行雜志記者一起,跟隨歷代文人們的腳步,去常德尋訪一場世外桃源式的旅行吧。
武陵故郡,常德新市,集山川之形勝,乃文人之淵藪。
唐代常德,曾被喚作朗州、武陵、鼎州。一篇《桃花源記》,賦予其“世外桃源”、“福地洞天” 的美譽。劉禹錫被貶朗州、李白二次游歷鼎州、澧縣曠達詩人李群玉的故鄉(xiāng)情節(jié),如此般鐫刻于歷史中的古唐風韻,為如今的常德增添諸多想象空間。唐詩中的常德,既高雅又壯烈,有仕途的不遇,也有沿路的佳景。文人墨客常奔赴于此,譜寫下瀟湘大地最華美的詩歌篇章。
十年貶途一生不朽
永貞元年,常德被稱作朗州。
是年正月,唐順宗即位,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,劉禹錫參與其中。但革新遭到宦官、藩鎮(zhèn)、官僚勢力強烈反對,以失敗告終。順宗被迫退位,王叔文賜死,劉禹錫被貶朗州任司馬。于朗州一住,便是十年。
司馬是閑職,何況還是被貶?生性豁達的劉禹錫卻沒有因此沉淪。任朗州司馬期間,他致力于地方文學和哲學的建設及發(fā)展,視桃花源為后花園,為這靈感啟迪之地吟詩作賦,留下頗多不朽作品。
“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勝春朝?!币皇浊Ч琶髟诶手菡Q生一《 秋詞》,道不盡劉禹錫激越向上的詩情,盡管染上“貶”的色彩,但他豁達的胸襟非凡地溶解了這種不幸,以至于晚年回到洛陽,仍有“馬思邊草拳毛動”的豪氣。
桃源之興榮
沅江清悠,連山郁岑。沿山路盤旋向前,“桃花源”幾個大字從道路盡頭閃到我們面前。眼前的桃花源,雖不見豁然開朗,卻仍是山觀空虛清靜門,炊煙裊裊,猶如仙境在人間。
劉禹錫便是在這樣的意境下走進桃花源。早年就熟讀了陶淵明的《桃花源記》,被貶之前,他曾按自己的理解作了一首《桃源行》,敘述武陵漁人捕魚誤入桃花源的經(jīng)歷。用他侄子劉兢的話說,叔叔這是“征昔事”。
待劉禹錫有機會親游桃花源,發(fā)現(xiàn)所見之美,與文章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。為宣傳桃花源,爭取上層社會重視,劉禹錫聯(lián)手郎州刺史竇常請人繪制了一幅《桃源圖》,給“南宮”尚書盧仃,“南宮先生忻得之, 波濤入筆驅(qū)文辭。文工畫妙各臻極,異境恍惚移于斯?!碧一ㄔ吹玫侥蠈m先生的大力贊賞,此事卻引起韓愈的異議,韓愈由此提出“神仙有無何渺茫,桃源之說誠荒唐”的觀點,掀起關于神仙有無的爭論。一場爭論,使藏在深閣無人識的桃花源紅了。
劉禹錫在常德的第三個年頭。
中秋夜,月似玉盤,微風帶著些許寒意,涼上心頭。
那一年的月夜跟幾千年后的現(xiàn)在相差無幾。劉禹錫卻看著這一縷月色出了神,是思念親人或遙想未來?他慢慢走進桃花觀,在觀壁上揮筆即書《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》:
塵中見月心亦閑,況是清秋仙府間。凝光悠悠寒露墜,此時立在最高山。碧虛無云風不起,山上長松山下水。群動備然一顧中,天高地平千萬里。少君引我升玉壇,禮空遙請真仙官。云餅欲下星斗動,天樂一聲肌骨寒。金霞聽聽漸東上,輪欹影促猶頻望。絕景良時難再并,他年此日應惆帳。
悲大于苦,喜大于憂,此時此刻,劉禹錫將自己的喜怒哀樂化作一股柔情融入詩中。在劉禹錫離開常德15年后,侄兒劉蔇來到常德,看到叔叔的詩作還在,為了長期保存,他將其刻石立碑,并在詩后補充-篇《刻石題記》,清清楚楚的說明:“叔父元和中征昔事為 《桃源行》,后貶官武陵,復為《玩月作》,并題于觀壁。爾來星紀再周,飩牽復此郡,仰見文字暗缺,伏慮他年轉(zhuǎn)將塵沒,故鐫在貞石,以期不朽!”后人便以此為依據(jù),在桃花觀旁修建了玩月亭。
一千三百多年過去,劉蔇的刻石早已不復存在,但他所做之事與叔叔劉禹錫的詩作一起流傳到了現(xiàn)在。彼時,午風晴朗,碧波無極,不遠處的桃花觀依舊安靜地矗立在青山翠綠之間,玩月亭守著桃花觀走到了現(xiàn)在,時光對于它們來說似一陣云煙。
桃源玩月
此時正值雨后,桃花源里彌漫著濃重的霧氣,略帶神秘,仿佛入了仙境。
翻過小山,一路不見游人,猶如當年陶淵明走的無人小路。正當我們疑惑之際,一拐角,竹籬,茅屋,廊道出現(xiàn)在眼前,陶淵明筆下古樸的村民便是在這山環(huán)水繞的世間過著不食人間煙火的生活。一位穿著布衣的山民微笑著向我們遞上了當?shù)氐睦薏?,暖暖一杯下去,帶著“迷津莫再問前途,消受江頭酒一壺”的情緒。
于白虎嘴、青龍嘴之間,我們親見掩映在青山綠水中的“桃源佳致”碑,這當年劉禹錫為了保護桃花源所立的碑刻,被后人完好無損地保存到了現(xiàn)世,儼然成了桃花源的標志性建筑。
出品:今日女報/旅行雜志/鳳網(wǎng)
編輯:棲棲